奇美醫醫護團隊守護南台灣育齡癌友的生育健康 年輕乳癌病人不放棄當媽媽的夢 化療前凍卵五年後喜獲麟兒

2025-03-28 19:52:07 黃緒勳 記者

圖:奇美醫院攜手台南補助計畫,助癌友守護生育希望

 【本報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奇美醫院醫護團隊守護南台灣育齡癌友的生育健康。年輕乳癌病人不放棄當媽媽的夢,化療前凍卵,五年後喜獲麟兒 
 
 31歲陳小姐在沐浴時無意間摸到右側乳房有一處硬塊,按壓時無明顯疼痛,起初以為是經前乳腺脹痛所致,但一週後硬塊依然存在,於是前往奇美醫院乳房醫學中心門診就醫。經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檢查後,發現右側乳房有一顆約2.1公分、不規則形狀的實質腫塊,隨後接受超音波導引下腫瘤粗針切片手術,確診為乳癌第二期,經醫療團隊評估建議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合併化學治療。

 陳小姐雖然未婚,但有穩定交往的對象,未來也有結婚與生育規劃,為降低化療對生育的影響,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在手術後將病人轉介至婦產科進行生育保存諮詢,經與醫師及家人討論後,陳小姐決定接受卵子冷凍,並順利凍存22顆卵子,隨後開始為期六個月的化學治療。

 2016年陳小姐順利完成癌症治療,後續定期追蹤穩定,未見復發。2020年與交往多年的伴侶結婚,2021年進行人工生殖療程,並於2022年順利自然產下一名足月男嬰,實現成為母親的願望。

 奇美醫癌症中心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近年來臨床上發現罹癌年輕化,根據台灣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5至39歲青少年和年輕成人(AYA)的癌症發生率持續攀升,儘管癌症治療進步使存活率超過80%,但多數人可能不清楚化學治療可能導致不孕,僅有約20%的病人能在治療後成功懷孕。相較於年長者,年輕癌友在預後面臨截然不同的生活需求,包括慢性疾病、次發性癌症、生育功能受損、心理社會健康問題,以及嚴重的經濟負擔等長期風險。其中,生育能力的喪失在台灣社會氛圍及家庭期待下更為重要,卻長期被忽視。

 奇美醫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怡婷說,台灣生殖醫學會於2021年即發表『癌症病人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強調醫療人員有義務在治療前及早告知病人可能面臨的不孕風險,並轉介生殖醫學專家進行完整諮詢。其中,跨領域橫向溝通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而生育保存醫病共享決策,能在過程中讓病人知道癌症治療對生育能力的影響,及生育保存的選擇,並尊重病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