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校春季展演市府中庭登場 運用AI科技詮釋前校長吳梅嵩作品

2025-03-26 17:20:00 commons2 總編

【記者徐炳文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的一樓空間,將在3/25至4/1日舉辦中華藝術學校春季展演–「藝起青春」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來到市府洽公之餘,也能沉浸在這座小型的美術館,因為展出的內容有學生逾千件琳瑯滿目的作品。今(26)日進行開幕式暨首場「視覺暨音像藝術聯展」,除展現青少年多元創意的青春活力外,還有將前校長吳梅嵩創作結合AI動圖技術,除感念追思吳校長對藝校的付出貢獻與藝術風采,更引領大家一同體驗藝術精彩、多元變化的驚喜。
    上午的開幕活動暨首場「視覺暨音像藝術聯展」,吸引民意代表、藝術界友人、全國大專院校與市內各級學校代表出席祝賀與參觀。教育局代表致詞時表示,教育局是主辦單位之一,算是這次活動的「主人家」,談到藝術家的搖籃,北華岡、南中華,這兩所學校孕育很多藝術專業人才,但我們應該更驕傲自豪地說高雄的中華藝校可是比華岡多了視覺藝術與音像藝術領域,也讓高雄的藝術教育更添加美學的能量。

中華藝校的藝術專業相當受到各界的肯定與好評,無論是承辦各項競賽活動或是代表高雄市到國外進行交流,都是一個值得信賴與託付的好伙伴。教育局協助學校推動藝術及美感教育是使命與責任,看到現場各展區琳瑯滿目、豐富多元的學習成果,大學端代表們紛紛到現場來交流與挖寶,這對學生來說是件好事,對廣大市民而言更是件喜事,真替家長們歡喜將孩子送到這塊藝術園地。 
    本次展期的活動,在視覺藝術上,有美術、廣告技術、時尚工藝的展演;在音像藝術上,有電影電視廣播的多元作品,也有多媒體動畫,包括AR虛擬導覽等新興科技展現;除了各類型的成果展演,學校也特別安排創客體驗,讓大家一起投入藝術創作。本次特展,也展現了藝術教育的跨域、國際、及科技發展,包括:將AI科技的素材與資源導入課程中。

中華藝術學校春季展演–「藝起青春」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來到市府洽公之餘,也能沉浸在這座小型的美術館。(記者徐炳文攝)

   在這次中華藝校春季展演活動,看到他們國小部的雙語教育、國際教育的促進與推動,以及他們將AI科技的素材與資源導入課程中,這就是藝術領域最好的教學成果。歡迎各位從四維行政中心出發,透過展演,實際從生活中體驗、學習及傳達藝術的豐富內涵,厚植扎根藝術教育在校園,落實高雄發展幸福城市的目標,並進一步將藝術成為高雄發展主權AI的重要支柱。
    中華藝校董事長呂惠美指出,中華藝校為了讓學生有更多表現自我的舞台,因此以一年兩季「春季」與「秋季」展演的模式,來展現學生們的學習創意成果,發揮的舞台從校內的開始,一直延伸擴及到市府四維中心、大東藝文中心,中華藝校這樣的表演形式,深獲各界的關注與讚賞。從獲頒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108課綱藝術群前導學校,以及四度代表高雄市政府進行八王子祭典活動交流、世界母語日活動、內門宋江陣開幕演出…,還有大大小小數不盡的代表性活動與績優表現,都足以代表中華藝校是藝術教育的領頭羊與典範,證明當年將建功中學轉型為中華藝術學校不是大膽的決定,而是自己人生中最明智的抉擇。

   盧昰余校長表示,學校歷經二年多的沉澱與重整,訂於今年12月12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為前校長吳梅嵩先生辦理創作回顧展。這次在春展活動特別規劃吳校長的9件畫作,運用AI科技融入教學方式,以創新、創意的手法詮釋他的作品,觀賞者可運用手持式行動通訊進行AI數位創意瀏覽,欣賞吳校長作品的「文學性」與「教育性」,同時感受AI科技帶來的創新瀏覽,以及追尋他「創意不離手,藝術帶著走」辦學理念與核心價值的腳步。
    美術科在2025「藝起青春」春季展演系列活動,特別策劃「春藝啟程·繪未來」主題展,作品涵蓋繪畫、金工、動畫、專題製作及陶藝等多元藝術形式,融合傳統與創新,展現學生細膩的技法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傳遞對未來藝術發展的前瞻思維。特別的是這次展覽強調藝術的跨界融合,如將木頭與刺繡相互拼接,或是將動漫元素融入傳統繪畫之中,這種跨領域的探索,不僅拓寬了藝術的邊界,也激發觀者對藝術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呼應「繪未來」的主題精神。
    時尚工藝科以「光起創新藝」為主題展出,強調工藝設計的跨界發展與創意實踐,如金屬與陶藝的對話、紙漿與木工的創新拼接,展現材質交錯所帶來的藝術張力。學生透過材料與技法的交融,探索工藝藝術的新可能,呈現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工藝新象,這種多元技法的應用,使作品不僅保留工藝的傳統韻味,也展現符合現代美學的創新設計,體現時尚工藝科對未來工藝發展的前瞻視野。

    多媒體動畫科結合創意、藝術、設計,兼具藝術與設計的未來發展性,以「逐光拾映動畫展」作為展演主題,內容包括角色貼圖設計、插漫畫、條漫畫、文創商品、多媒體AR、VR及AI數位設計展示等,以及現場有多媒體展示及Motion capture 動態即時互動,學生自創的IP品牌延伸出多元化的周邊創作,讓自己在未來職場具備更豐富多元的商業行銷與拓展能力。
    影劇科及影劇技術科共同製作青春歌舞劇《我的青春日記》,將透過戲劇、燈光技術、流行與現代舞蹈等多元藝術形式,以青少年的視野以及豐富的創意,用戲劇記錄青春,展現生活中每個族群共榮共好的價值,並帶領觀眾一同踏上青春歲月中的夢想旅程。《我的青春日記》劇中角色來自不同族群與背景,他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相互扶持,學習包容與尊重,展現共榮共好的精神。透過歌舞、戲劇與燈光的完美結合,劇情帶領觀眾感受青春的迷惘、奮鬥與蛻變,映照出台灣多元文化共存的美麗風景。
    舞蹈科甫蟬聯18年全國學生舞蹈比賽高中職A團體甲組民俗舞特優第一名,在這場精心策劃的藝術盛宴中,端出潮流創意的街舞《Blaze up》,以動感節奏展現年輕世代的活力與自信;靈動柔美的現代芭蕾《搖而不墜》,在優雅與力道之間尋找平衡;承載文化記憶的古典舞《鎮守邊關馳騁歸》,傳遞歷史與傳統之美;瑰麗動人的國標舞《花樣年華》,以華麗舞步詮釋激情與浪漫;充滿實驗與創新的當代舞《靜噪場域》,挑戰舞蹈的極限;而自由奔放的當代爵士舞《遊戲法則》,則用動感旋律燃燒靈魂,富含創意美學的現代舞《浮光熠熠》起舞新氣象,舞蹈科歡迎大家來觀賞一場集視覺、音樂、美感與美學於大成的精采演出。
   音樂科的「樂聚」樂展將於5月7日(星期三)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此次節目有氣勢磅礡的打擊鼓樂,氣質優雅的國、西管弦樂及絲竹樂,今年結合熱門樂器、舞蹈、投影等再次跨界跨域演出。另外流行樂團節目歌曲都是由科上學生的自創曲為主,並放置這次展演做首次發表,這次更大突破將演奏跨界音樂,選自時下最夯Hito樂曲,強勁的電音脈動,及融入DJ電音與爵士唱跳流行樂元素風格,將樂展氣氛帶到最高點,歡迎喜歡音樂的朋友及國中生來感受這場高規格明星等級演唱會般的音樂饗宴。  
    雙語小學部的兒童英語歌舞劇-機器人日記(Diary of an Android),是一部融合科幻與舞劇的未來故事。故事設定於西元2500年,機器人因地盤問題長年爭鬥,領袖傑克在一本日記中發現人類擅長溝通與合作,因此他決定回到過去,親身體驗憤怒、害怕、喜悅、感恩等情緒,並將自己所學習的和平共處理念轉化為音樂程式,透過團結與理解化解衝突,開創智慧與情感並存的新世紀。
    華藝附小以「部定、美語、藝術人文」課程基礎進行跨域學習,將AI素養及社會情緒學習(SEL)納為議題主軸,引導學生從故事情節中思考AI時代下情感表達與溝通的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以美語話劇形式展現,讓學生強化美語的口說表達力,呈現學童語言學習的歷程與成果,而全劇服裝、道具均為學生發想及創作,完成一幕幕精彩的視覺呈現,可說是結合國際語言、數位學習及內在成長力量的全方位學習歷程,5/13(星期二)他們將在大東藝術文化中心演出,歡迎大家蒞臨觀賞!  
    中華藝校2025「藝起青春」春季展演系列活動,今年有逾千件作品、十一個展演場次,歡迎各國中學校安排校外藝文教學,讓學生在升學課業繁忙之際亦能欣賞每一場精彩動人的展演活動,更期待觀眾、聽眾一同來欣賞這一系列最優質、最具魅力的藝術饗宴活動。 展演活動洽詢電話:(07)554-9696轉202、212、237。請洽官網:https://web.charts.kh.edu.tw/2025sp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