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新里程 新公布15種關注化學物質保衛人民安全與健康
環保署化學局於今年1月新增列管15種關注化學物質,包含5種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一氧化鉛、四氧化三鉛、硫化鈉、硫氰酸鈉及β-荼(萘)酚;8種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硝酸鈣、硝酸鈉、硝酸銨鈣、硝基甲烷、疊氮化鈉、過氯酸銨、過氯酸鈉及磷化鋁;2種新興精神活性物質:1,4-丁二醇及海罌粟鹼。
是什麼原因使環保署化學局一口氣公告列管15種關注化學物質?原來,本次公布的關注化學物質中,有多種物質都曾引發社會案件而躍上新聞版面。
以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為例,2020年臺中數家中醫診所爆發「四氧化三鉛」(俗稱鉛丹)混作禁藥硃砂的事件,導致多名患者因長期服用中藥而鉛中毒,不僅病痛沒有減輕,反而引起運動失調、癲癇、昏迷等神經病變症狀。其他列管物質如:「一氧化鉛」曾用於縮短皮蛋製程、「硫氰酸鈉」及「β-荼(萘)酚」曾添加於乳製品或醬油以延長保存期限,皆可能遭非法用作食品添加物進而危害民眾健康。

15種關注化學物質已運作業者管理期限
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更是曾在國內外引發多起爆炸犯罪案件,曾被國際恐怖分子使用之硝油炸藥原料「硝酸銨鈣」,及國內爆炸犯罪案件曾拆解爆竹煙火類原料,製成土製炸彈,包括「過氯酸銨」、「過氯酸鈉」、「硝酸鈉」及「硝酸鈣」等;「硝基甲烷」及「疊氮化鈉」遇高熱或碰撞易發生猛烈爆炸;「磷化鋁」易與水或酸發生劇烈反應產生磷化氫,在高溫時會自燃並與氧化劑反應引起爆炸,也依據物質特性註記為具有危害性,為保護國人安全、強化國內運輸管理,皆於此次公告中一併列管。

食安風險疑慮關注化學物質及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
另外,環保署化學局亦從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獲各國通報的新興精神活性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中,優先列管1,4-丁二醇及海罌粟鹼2種化學物質,其中,1,4-丁二醇在國際間曾被通報數十次,且具有類似液態搖頭丸的結構,列管後將可避免流供濫用的可能性。
環保署化學局為保護環境及民眾的健康安全,擴大列管15種關注化學物質,呼籲有運作的業者,即早配合相關事項,例如申請核可、記錄申報、應變等事宜,雖看似繁瑣,但無形中補強了斷點流向,讓所有環節的業者、民眾,更有自覺並有意識的強化化學物質管理,希望大家能支持並共同努力,期能從第一線把關,以適切之控管方式,防堵不當濫用情事發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參閱環保署化學局網站(https://www.tcsb.gov.tw)。

食安風險疑慮關注化學物質及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